吉他技研:1992 Fender Stevie Ray Vaughan Stratocaster ( 第一把 )

在幾年前我們寫過關於 Fender SRV model 的介紹。

礙於當時的時空限制以及想法,其實僅僅只是限於背景故事的簡單介紹,想寫的更深入卻又擔心容易產生難以閱讀的狀況發生,一直到這年開始有許多想法的改變,甚至這次一口氣來了兩把第一版 SRV Model…,真的是沒想到,也在此再次感謝眾位琴友對於這個主題的大力支持。

其實這個主題「吉他技研」的想法來自一次去「純樂器維修」拜訪阿穆師,他那天收到兩把同款同色的 Fender America Original 60’s Telecaster 要請他做 Relic 工程,個別是不同程度的。 而回程的路上,我想著:「好可惜!我居然沒在當下要求丈量看看兩把琴的差異!」 。

於是這個主題的最初概念產生了,不但想要像過去一樣介紹一把琴的歷史、規格,甚至還要詳細的拆解、分析! 然後若允許,要同個年代、不同年代的個別都來一個文章做比較,進而野心大一點的,去分析當時的時空對於產品製程甚至市場行銷對於一把電吉他的差異!

很幸運的,主題開始的兩個月後,一次來了兩把第一年第一版的 1992 Fender SRV moodel! 在背景故事暫且不想重新上架的當下,我們先來一起看看第一把 SRV 到底有哪些細節吧!

琴身

首先有一件很多人不知道的事實: SRV Model 並非 ‘62 Stratocaster ,真的要說他其實是 ‘59 Stratocaster ,這一點最明顯的體現來自於他的護板孔數僅八個。 另外第一版的漸層烤漆也是筆者的最愛,紅色的面積不多不少(理論上 59 的紅色面積應該要再更多一點,然後非常容易褪色),而黑色烤漆在長角部分是沿著邊緣前進,先不論是否還原了 59 或是 62 的烤漆,筆者私心都覺得這種作法的三色漸層都是非常賞心悅目的。

SRV Model 這塊護板另外一個特色莫過於簽名,小時候以為是貼紙長大後一度天真的以為是甚麼特殊的加工的方法,直到後來才理解,其實就是 CNC 雕刻機的傑作,一路雕刻到護板的白色層罷了。 而若你曾在 Warmoth 訂購過護板應該注意過他有提供一個選項叫做 SRV Countersunk ,其實這件事可以簡單的簡化為 Countersunk 的認知:就是要不要把護板上的螺絲沉頭罷了。以筆者的習慣是因為手邊有沙拉刀,所以可以額外幫客人處理這件事,不用特別選擇,相信大部分的專業技師也能協助處理,不需要特別煩惱。

當然,SRV Model 最令人津津樂道的一樣設計就是搭配了左手的搖座,這件事牽扯到了一個關於 SRV 崇拜且想要模仿 Jimi Hendrix 的彈奏風格跟技法的故事。這故事小時候聽覺得很奇怪,那你應該把琴反過來彈啊? 長大後還是覺得很奇怪,你是 SRV 欸,到底反過來的搖座能帶來….,然後就聽筆者的朋友用 SRV Model 搖出了來自 SRV 風格,或者說就是 Jimi 跟 SRV 才有的獨特味道的小搖風格。

因為搖桿位置的不同,帶來的力矩跟施力方向不同,他沒有傳統六點式小搖那種突然啟動的感受(即使調整到很對位了還是會有那種感受),也沒有兩點式那種擺動幅度過大的不受控感,這點確實真的得實際體驗過才能感覺到差異。

另外,不論左手六點或是右手六點,兩者開槽、開孔都是不同的,這代表著無法直接進行改裝。如圖,筆者已經盡量將右手六點推至琴身中央處,不但可以發現離中心點上有些許偏移(搖座中心點應為三四弦中間點),連六個孔也是對不上的。

由於這把琴電路改裝過,改裝者將石墨屏蔽層之接觸螺絲移除,故可以看到兩顆螺絲孔。  從圖片中可以看出 SRV model 的挖槽相當的 Vintage Style ,不能肯定後面幾版的作法是否是更精緻現代的做法,不過相信對於很多 Fender nerd 而言,看到後段拾音器下方那條歪歪扭扭的「蟲孔」想必就高潮了吧! (XD)

1992 年,這也代表著這把琴脫離不了 Dan Smith , 這個時期過去我有過一篇未來會重新整理後上架的簡介,簡而言之就是這時期的 American Standard 你可能會有 Plus 系列的 Body (事實 Plus 也是 Standard 延伸出來的)也有可能會是日本製造的 Body (這是 Dan 太欣賞大和民族的態度與成果,並且在那個面對需要轉換的時期他們迫切的需要即戰力),而既然會與 Plus 系列共用 Body 那代表將琴身的製作上將會預先為了 Tremsetter 而做預留。 也由此可得出答案 ; 1992 年的 SRV 是取自 American Standard 整個系列產線的琴身,而沒有另外製作。

琴身重量為 1.645 公斤重,換算過來重量約為 3.64 磅左右,屬於非常輕的重量。

琴頸

From Wiki /1961 Stratocaster
From ATB guitat /1959 Stratocaster

另一個可以佐證 SRV Model 是 1959 Stratocaster 的部分來自琴頭字樣,這件事有點過分,但對於真正的 Fender 這點認識是很基本的 ;1960以前 Fender Stratocaster 字樣下面只有 with synchronized tremolo 字樣 ,而 1961 年後正下方多了一行 pat 2.573.254 2.741.146 ,這件事怎麼樣都佐證了 SRV Model 絕對不是 1962 Stratocaster 囉。

其實關於這個年代的簽名琴,序號真的是很沒判讀力。 筆者也永遠記得當時年紀小跟人討論過這件事,討論到臉紅脖子粗也無法說服對方; 若你知道 Amrican  Vintage 的序號沒有判讀力的話,請相信一件事, SE 序號也是這麼一回事。

對於 SE 的年份判讀方式,最準確的方法還是拆開 Neck 看裡面的印章,但…遇到 Set neck 或是印章模糊可能就得看文件了,如果連文件都沒有,這時候大量的 Fender Frontline 雜誌就會非常好用。 圖中可以看到 Neck 的製作者為 J. Uribe ,這名字在Fender 2000年代以前幾乎無所不在,特別在 1988 至 1995 期間大量出現在 American Plus 等級以及代言款上,至於他後來去了哪裡一直是個謎團,畢竟在這個時期能在這蓋上印章的都是後來 Fender Custom Shop 的 MB 大老,但似乎 Uribe 沒有繼續再做下去了,或是轉任其他工作也不得而知,不過可以確認不是打棒球的那位就是。

琴頸規格

寬度

這張尺的擺放位置有失誤,實為第一格 Fret 之前,而非靠近 Nut 位置, Nut 寬度為 42mm!

厚度

其實由於截至 2023年六月的現在,資料建立的不夠全面,無法用自身資料上的數據明確地表達 SRV Neck 規格究竟屬於何種年分、規格。 不過認真來說,這款 Neck 的整體規格是建立在 59 年規格左右的沒問題,確實不到62左右那麼薄(這些都還需要實測資料),然而較為可惜的是拍攝當下筆者的取形器尚未收到…,因為…

沒錯! 就是關於 SRV 規格的琴頸形狀! 這件事情從筆者小時候就是感到很有趣的一件事情,特別在相關資料不多的中文地區,為什麼很多人說 SRV 的琴根本沒有差? Warmoth 的說法(如上圖)可能不準確。

但若注意看,會發現他講的 Similar 是 Early 版本? 這就很酷了,所以請期待下一期….。欸不是,在下一期到來前,我們先來簡單的透過”現有”官方資料就可以考據出答案了,特別是剛巧這幾年 SRV Model 出了 Fender Custom Shop 版本,這可以說是幫了很大的忙。

我們先來看一下目前 Fender Stevie Ray Vaughan Stratocaster 產品編號 0109200800 其介紹網頁中琴頸規格的描述:

厚橢圓形 Neck 為主要的描述,這種規格其實最近幾年成為 Fender 量產款式的主流,飽滿的握感但又不肥大是受寵的原因,然而卻沒在文字中看到任何一點針對 SRV 特化的字眼,只有表示 SRV 本人喜歡 ( perferred )。

接著我們來看一下這幾年推出的 Fender Custom Shop Stevie Ray Vaughan Signature Stratocaster NOS 產品編號 9235000863 介紹網頁中關於琴頸的描述:

可以發現在 FCS 版本中關於琴頸規格的描述就多了很多,其中關於 Thick Oval 跟 Oval C 的描述差異目前按下不表,下一篇開始整理時筆者會回頭去找 1992~1994 那回關於 SRV Model 的資料看看官方是如何描述這支琴頸的。比較關鍵的是在於 Thinner on the treble side 這描述以及規格表上 Special SRV Oval “C” 這個明確的用詞,幾乎可以確定 SRV 特定規格的 Neck Profile 是一定存在於 Fender 官方的,那麼 Early Fernder SRV 是否有搭載呢? 是,有的,只是取型器要一直到拍攝下一把時才到貨…。

不過這件事也讓筆者很想借一把最新版跟 FCS 版來測量看看就是了。

Fret 規格

既然這邊拉出了 FCS 版本,那麼可以其寫到 Fret 規格為 Jumbo 這件事,明顯與一般版本的 Narrow Tall 是不一樣的,這也引起了筆者的注意,而經過測量後,粗細為2.3mm (唉,不易傷琴的塑膠電子卡尺只有小數點第一位),基本上可以排除了 Jumbo 這件事(公認定義上的 Jumbo Fretwire 為 Jim Dunlop  6150 其寬度為 2.59mm),而寬度 2.3mm 這件事則可以包含了 Narrow Tall 的 Jim Dunlop 6105 的 2.29mm。

重量

包含原廠 Kluson Tuner 後重量為 706g ,作為一個對比,目前唯一有拆的 Fender Neck 為 Esquire 的 680g

其他

其實 Fender 美廠小搖真的也不輕,不要再說大搖一定比較重這件事了。 至少 N4 這種 34mm 鑄鐵 Block 的 Floyd Rose 剛剛好與這顆搖座一樣重。

很意外吧,《吉他技研》都寫了幾篇了,這居然是第一把 Stratocaster 的全琴重量欸?  3.3 公斤。

這只是作為一個紀錄,琴頸 Blot on 螺絲,因為拆裝的時候發現這把 SRV 的這四根螺絲有比較粗比較長,但也不知道為何,於是拍下了照片。 此前本琴是在日本販售,販售店家有更新過電路或許也順手把螺絲換了吧?

總結

很難得沒那麼想寫總結,因為這把拍得算早,然後隔兩週就來了第二把同年份 SRV,接著!又隔兩週兩把 SRV 相見歡,在我工作室這有了幾場小小的 PK 對照,蒐羅了一些經驗跟紀錄,不過最近兩個月真的案子排得滿滿的,手寫了很多紀錄但尚未有時間轉換,且再等等我沒停更啊啊啊。

感謝各位的支持,維修還是得繼續做的,文章還是會繼續寫的!

NSamLee

SN2 共同創作人, 經歷過 《VR-Zone 中文站》編輯、《三星學園》講師等,目前專職在吉他等樂器維修,偶爾寫些器材研究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