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nder 研究: Fender 美廠 Deluxe Stratocaster 演進史

說起美國製 Fender 多數人心裡想的大概都是….

A:「琴頭的 Fender字是金屬的,很特別」
B:「沒有吧?我看到的就沒有」
A:「Deluxe 就是啊!」
B:「沒有,我的 Deluxe就是一般的…」

這是一個筆者真心最愛,但也是淵源、版本最複雜的系列,而且拜 Wikipedia 的錯誤,更是一個難以洗輕的東西…,啊就還好最近 Strat-Talk 的一篇文章證明了我的查證是沒問題的…。

在一切開始前,請先閱讀過這篇,會比較好理解前面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前面A跟B的對話就是…發生了這件事)

在開始前

Standard Plus 系列用著當年最「先進」的規格取得了消費者的目光後,Fender 開始對這個系列著了魔,幾乎所有 Fender 最新的概念都放置在這款琴上,偶爾還有奇怪版本的流轉也不用太意外(這些「奇怪版本」在現在被稱為 FSR….已經是一個超龐大的家族了,我也奈於國內資訊不完整,儘管手上可能有上百款,但遺漏的應該也破百…,希望未來可以寫完), Plus系列在 1996以前已經走上了高峰,而這時候 Fender 開始計畫了一系列的進化。

首先最重要的轉折就是將工廠移動到加州的 Corona ,這項變革間接的引起了墨廠的「革命」,再來是將原本就存在但定義不明的 Custom Shop 確立成現在大家看到的樣子(不過銷售模式還是跟現在不同)。在商品上則開始了一系列的整併,主要留下了:復古路線的 American Vintage 、現代路線的 American Deluxe 、標準系列 American Standard 以及作為補齊美墨價差中間並順便測試美墨廠配合的 American Traditional。

American Standard 我們講過,American Vintage 可以一路挖到 1986 又會扯到日本跟FCS,所以留後話, American Traditional 也大概講完了….,那 American Deluxe 從 Standard Plus 系列走上獨立之路,有什麼特別的?

並不特別。 除了他就是 Fender 每個世代對於「新技術應用」的測試品

American Deluxe Stratocaster (1998-2004)

American Deluxe Fat Stratocaster

型號包含:

  • American Deluxe Stratocaster
  • American Deluxe Fat Stratocaster
  • American Deluxe Stratocaster “V” neck
  • American Deluxe Stratocaster HSS with Locking Tremolo

從規格表上,你會覺得 American Deluxe 平凡無奇,但看到本尊會覺得「原來 Fender 可以那麼漂亮!」

針對透木紋烤漆的款式 Premium 的木頭選用讓木紋變成視覺上的一環,圓弧化的指板修邊跟Fretend處理也是在這時開始嘗試(後來在 2000年的 American 系列也開始啟用),拾音器加入了後來也變成一個有很龐大故事的家族 : Noiseless (我挖的坑我會慢慢補)

Fender 也是在這個時期將 SSS 的款式與HSS的款式進行細節規格分開處理,HSS 系列多了 LSR 滾珠上弦枕,雙線圈本體為 DH-1 “Atomic”。電路設計則是率先使用了第一代的後段 No-Load 設計,與後來的 No-Load 最大的不同是其電阻值為 1meg。

而SSS則為全 Noiseless 設計(也就是現在商品化的 Vintage Noiseless),並搭配 1meg的可變電阻,這也是 Noiseless 系列最有趣的地方,基本上從 250K 到 1000k 都不影響其聲音特性,如果選用 250k 也只是讓高頻稍微稍微變得圓潤一些,整體出力跟動態影響不大。

而不論 SSS 或是 HSS (當時名為 American Deluxe Fat Stratocaster)都有以下特色: 金屬線條的 Fender Logo、高頻補償的引入、鮑魚貝 Inlay、插入式搖座、Schaller 代工的鎖定式弦鈕(不帶任何字,這一代僅有,市場上也買不到同樣的商品)、高頻補償首次進入Fender產品線。

而其中這一代也訂定出了一個特色「V neck」版本,也就是許多台灣人喜愛的 Soft V 琴頸,這版本其實是有後綴名稱的,但台灣在那時候並沒有太多資訊(加上偏好商品名稱簡寫)而且這版本在台灣銷路太好,以至於許多有年紀的樂手多認為是「所有」 American Deluxe 都是 V neck。 另外, American Deluxe Stratocaster V neck 「只有」楓木指板選項。

另外,2002年開始,「部分」批次有做高把位 Neck Plate 的切角。

再一個在開始前

Bill Lawrence

American Deluxe 有多重要又複雜,看我再開一次前言就知道….。 1998 版的 American Deluxe 再一次因為市場銷售驗證了一些概念的成功,Noiseless 拾音器走上了 Eric Clapton 型號,並且因為 Jeff Beck、Richie Sambora 的需要演化出了大出力版本「Hot Noiseless」,而更名為 American Series 的原 Standard 也承襲了其電路、指板跟搖座的規格。

Fender 在這個時期開始有點走火入魔,在2002年左右找來了傳奇拾音器設計師 Bill Lawrence 為下一代 Noiseless 拾音器執刀,而 Fender 也在 2003 年發表了 Hate me or love me…,喔不對,是發表了 S1 開關,這個絕對是吉他電料史上最毀譽參半(相信我,PRS的 Rotary switch 都沒他毀)的裝置,緊接著….新的 American Deluxe 篇章就這樣開始了。

American Deluxe Stratocaster (2004-2010)

經過部分整理後的 2004版 American Deluxe

型號包含:

  • American Deluxe Stratocaster
  • American Deluxe Stratocaster HSS
  • American Deluxe Stratocaster “V” neck
  • American Deluxe Stratocaster HSS with Locking Tremolo
  • American Deluxe Stratocaster ASH
  • American Deluxe Stratocaster QMT
  • American Deluxe Stratocaster FMT
重新上市的SCN包裝

這版本的 American Deluxe 是筆者個人最愛的一個世代,其中比爾老爺爺的 SCN 拾音器功不可沒!相對於 Noiseless 那種自然但壓縮感稍微大一點的感覺, SCN 則是在大抵傳統的架構上利用 Samarium Cobalt 這種貴磁石取代了傳統磁鐵,帶來獨有的動態,在當時有點超前,但在現代許多新興樂風上,這款拾音器意外的得體…,也使得這款拾音器在近年居然又活了起來。

HSS 則維持了與上一版的差異化,但電路則與 SSS 一樣,也就是都是 250K 可變電阻的設置,拾音器的部分則是用了出力較大的 Hot SCN 與雙線圈 DH-1 “Atomic”做組合。

不論哪一個版本,與上一代不一樣的部分為:都搭配了 Super Switch + S1 Switch + No-Load 的設計,Schaller 代工的 Locking Tuner 正式打上了大 F 字樣,稍微不大一樣的 Body Contour 。

FSR : Fender American Deluxe Stratocaster “Bad Boy”

這時期是 American Deluxe 聲勢最高的時期,不計其數的 FSR 跟 Special order (代理商選項),其中在台灣比較常見的特殊版本有金屬護板的版本跟復古色 V neck 版本。

FMT
QMT

而不屬於 FSR 的 American Deluxe Stratocaster QMT/FMT 算是 Fender 另類的大膽嘗試,在那個 John Suhr 的 S 系列才稍微普及的年代, Fender 制定了一系列至今看來仍是非常「2013後期 Gibson 風格」的決策,從 Stratocaster 到 Telecaster乃至 Showmaster 等等,Fender 都試著搭配上華美的木紋、嚴選等級的黑檀木以及非常現代的電路設計….,恩,然後大爆死。 雖然十年後看,這系列在近年應該會是熱門款,但在當年太不 Fender 而且價格太高了….,所以我挺愛笑說這系列就是另一個爆死系列 Fender Select Series 的鼻祖。

American Deluxe Stratocaster (2010-2016)

這一年開始加入的金屬漸層色系 American Deluxe Stratocaster
  • American Deluxe Stratocaster
  • American Deluxe Stratocaster HSS
  • American Deluxe Stratocaster HSH
  • American Deluxe Stratocaster HSS Shawbucker
  • American Deluxe Stratocaster “V” Neck
  • American Deluxe Stratocaster Ash
  • American Deluxe Stratocaster Plus
  • American Deluxe Stratocaster Plus HSS

前面寫那麼多,就是一直想拖,想拖到可以不用寫這個世代…但,我們還是來到了最複雜的一個世代了。這個世代用 Fender 狂的角度來說,銷售面的意義複雜到有點煩人,很簡單的說這世代開始 American Deluxe 將不再是作為新技術的市場水溫溫度計,因為 American Standard 已經足夠滿足市場,而且也透過拾音器跟部分零件的變化,形成了一種負責「銜接 Vintage 與 Modern」的橋樑,這在未來會更進一步討論分析。

先說說這個世代最重大的變革:複合式指板弧度(第一格9.5″/第十二格12″/第十五格14″),這對 FMIC 來說不是什麼新技術,他們在 Jackson/ Charvel 上面已經玩到爛了(不過這技術也是源於 Jackson /Charvel就是了…),但運用在 Fender 產品上,這就是個大新聞!而另一個差異就在 N3 拾音器的搭配。針對 Noiseless 有很多可以寫的,以筆者的身邊的回饋統整還有國內外爬文的狀況,大部分玩家對於 Noiseless 拾音器印象不好多來自這個世代跟…下個世代。

其中特別是 N3 ,由於 SCN 的高成本,N3 用回了傳統磁石,並且針對不同段用不同的磁鐵,而為了後面幾個型號也直接發展出了快拆系統(Fender表示:快拆系統?很貴嗎?),但帶來的玩家評價多是:無趣、太乾,特別在 2012年拾音器市場的大躍進,市場上有太多乾淨而且動態、細節更好的選擇,所以….大家都當 N3 是買木頭送的了。

那簡單的說完了,我們開始講講這個世代跑出來的幾個怪胎吧!

HSS多了一個「超車道」開關,注意兩個Tone鈕中間

首先, American Deluxe Stratocaster HSS ! 對,HSS 在這個世代直接變成了怪胎,在電路上重新的設計邏輯,包含了 S1 開關的邏輯也變得更為簡單好用,保留後段 No-Load 的同時,加入了Passing Lane Switch(超車開關),其功能是:不論在哪一段、音量、Tone鈕轉多少,當這個按鈕啟動時,會直接進入後段並且無視琴身上的任何一個控制單元。 ( 取名真的很重要…,Kramer 的 Solo Mode表示…)

而 HSS Shawbucker 就之後有機會單獨介紹 Tim Shaw 時再說啦,就當作是上面那把的改拾音器版本。

American Deluxe Stratocaster HSH 版本則可以再度回到 1998年,從那時候開始扣除 Vintage系列,美製全家族就是挖 HSH 的拾音器槽,並且利用護板決定這把琴是 HSS、SSS、HH,而玩家改裝成 HSH 的案例並不在少數,然而 Fender 一直到 2013 年才決定將 American Deluxe HSH 搞出來,這把琴有一個很謎的地方:到底有沒有 S1 開關?

如果去看 Fender 原廠的維修規格表,會發現這款琴並沒有搭配 S1 開關,僅使用特製的五段開關(標準五段+Super Switch的其中一層) 來讓二、四段進行切單的動作,但仍有不少網友表示配備S1 開關的HSH是存在的,筆者個人傾向是第三方或是經銷商改裝販售的。而拾音器是2014年開始系列商品化的 Twin Head 拾音器,再挖一個坑!之後來寫。

再來,American Deluxe Stratocaster Plus /HSS,有沒有對這個名字充滿疑惑? 其實筆者第一次看到的時候也是。 本來想著會不會是 Deluxe 的「加強版」,結果….是一個大膽嘗試的產品。針對這把琴我可以再單獨開一篇了,實在太多時空背景以及概念上付諸實際的東西,這種產品在科技產品領域當然沒問題,但在吉他上….。

2014年誕生的 American Deluxe Stratocaster Plus /HSS(以下統稱 Plus)其實算是一次充滿「理想」的實驗體,在那幾年間 Fender 其實幹了非常多特別的商品,這在之後我們慢慢來….。先說說 Plus 是什麼樣的產品:「你熱愛改琴嗎?你希望你的吉他可以隨時因應環境跟歌曲需求而有不同的配置嗎?什麼?你都想要但是你不會用烙鐵也看不懂電路?沒問題,錢拿來!這東西是為你打造的!」

免焊接拾音器是基本的, Fender 最狂的是搞出了名為「Personality Card System」的東西!別懷疑,就是字面上的「個人化卡片系統」,你買一把琴他會附贈你一個「標準」的卡片,這會讓你的 Plus 玩起來跟一般的 Stratocaster 相仿,而你想要更全面的音色或是想要切單?沒問題!換張卡就搞定了!只不過其他卡片是另外販售的…。我很認真的說,這把我本來就想寫,只是沒想到…. SN2.tw 的網站會被弄,草稿全都沒了,先讓我留一個坑在這。

American Elite Stratocaster (2016-2019)

  • Fender American Elite Stratocaster
  • Fender American Elite Stratocaster HSS Shawbucker

Fender 自這個系列開始,開始將美墨的 Vintage/ Deluxe/ Standard/ Special/ Classic/ 系列逐一改名,其中作為打頭陣的 Elite 來勢洶洶,筆者之前也在這寫過評測,因為網站被害,只能說過陣子會補上來…。

Elite 的出現引起了不小的關注,一是他太突然了二是這些變革好像「早就該做」了,將 Truss Rod 換成圓盤狀放在指板快速可調的位置(俗稱 MusicMan Style,其實FMIC 的 Jackson/Charvel 早有做了),Neck Plate 的重新修整這些都是顯而易見的變化。

American Elite
American Deluxe

Neck Plate 的修正算是自 2002 年以來首次變革,也是 Fender 在吉他上的第三款 Neck Plate 方案,而其中最特別就是「Plate 本體」其實跟第二版(原 American Deluxe /Jeff Beck 等)身上一樣的,但在琴身切角處進行了切削,雖然用現在的角度來看,這個設計影響層面可有可無…

而 Truss Rod 的改變是 American Elite 最大的外觀特徵,同時也降低了全球用戶在調整時的工具問題(不是每個人都知道美墨日 Truss Rod 規格不同,也鮮少會剛好備有一根 1/8″ 的工具…後話,再挖一坑),不過四年後,American Ultra 的誕生又再次取消了這項特色。

Elite 其實有許多小細節是規格表並不能提供的:軟膠材質的 Knob 組 (最近才開始商品化)、 全新的搖座彈簧採用(彈簧由傳統S牌代工的黑色變成 H牌代工的銀黑色)還有更深的琴身背面 Contour,當然還有琴頸規格等等的,詳細的還是等評測文重新上線吧!

我覺得雖這篇文是演進史文,但放點個人心得給這把琴做個總結可能會比較簡單:

這款琴是少有我充滿雜談的系列,從台灣上市前到國外正式停產我應該都算第一手,那種從期待、興奮一直到錯愕還有不意外的心情轉變,

從前面的幾世代去歸納,不難發現 Fender 走著「六年一更」這個循環,但 Elite 特別短命(實際生產週期短於三年), 這對不少玩家而言可能不太能理解,有著更好用的 Truss Rod 調整、更全面的細節跟更好的手感,為何如此短命? 我想生不逢時是一個莫大的問題, Elite 誕生時 Fender 想著各種東西塞好塞滿,結果全球售價都非常驚人,且 Fender 固有的品牌形象在 Elite 的價格區間是得不到優勢的,消費者固有的消費習慣已經很難因為「規格」、「細節」而有改變;而在隔年推出取代 American Standard 的新系列 American Professional 則反其道而行,卻得到了市場相當程度的青睞, 相信這也是 American Elite 草草退場的因素(大老 G 大概一輩子都搞不懂這邏輯)

American Ultra Stratocaster (2019-)

作為 American Elite 的後繼者, American Deluxe 這系列的接棒人, Ultra 的登場「意外的不意外」,演進文寫至此 (2020/04/02)我想先在此打住,如果只是照規格表寫那這個演進文只會是商品列表而已。

筆者已經與台灣 Fender 總代理洽談好了,會商借一把 American Ultra Stratocaster 進行細節拆測,國內已經在許多店家也都上架了可以去玩玩,除了試琴禮儀還有口罩之外,忽略所有腦袋的認知,去細細品味一把琴真的是試琴的最大樂趣了!

NSamLee

SN2 共同創作人, 經歷過 《VR-Zone 中文站》編輯、《三星學園》講師等,目前專職在吉他等樂器維修,偶爾寫些器材研究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