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nder 研究: Fender 美廠 Standard Stratocaster 演進史

作為 Fender 當家台柱,所謂的「美標」一直都是近代玩家作為基本指標的一款琴…

但有沒有想過他的歷史軌跡呢?

原文撰於 2017年 12月28日

在這一切開始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件事: 1985 年 CBS 跟現在的 FMIC 才正式劃清界線,而這個 FMIC 就是我們目前熟知的 Fender ,而這場談判在1980年代初就如火如荼的進行了,這促使的當時的幾年產線上誕生了許多現在仍然奇妙的產品如: The Strat、Elite Series…而 1982 年也開始了在日本的業務。

當時日本的產線(至今仍是)是以數個經典年代型號而組成,而受到廣大的歡迎….這也讓美廠在 1982 同年推出了第一款 Reissue 款式。好啦,這件事很明確的造成了產線的混亂,要知道當時的 Stratocaster 就是唯一型號,其他的延伸體都是另外掛上別號或是變成了獨立型號,這件事讓第一代 American Standard 在同年稍晚一點點時間點誕生。

第一代 American Standard (1982-1985)

1982 年誕生的 Standard 主要架構是結合了數個 50 年代的特徵,提供玫瑰木與楓木指板的選項,但考量於製程與成本,將電路百分之百結合於護板上,而搖座也是組裝成本相對較低的款式,這與我們目前認識的 American Standard 有很明顯的不同:

1983年 American Standard Stratocaster,可以注意看搖座、護板與琴身的設計差異

第二代 American Standard (1986-2000)

而我們目前二手市場比較熟悉的 American Standard 規格特徵其實俗稱  1986 – 2000,包含了厚實硬塊Saddle組成的兩點式小搖座、22格也是在這時候奠定下來的,但這個規格其實在網路發達的現在,已知有著掛 1984 年序號的這種規格配置。  想想可能是 FMIC 與 CBS 是 1985 年三月完成交易的,按照 Fender 序號暑期會跳號的習性以及長達八個月的停工期,很有可能是 E6 這個序號才開始建檔吧(不可否認非常有可能序號錯誤的可能,但Fender官網並未如 N9 序號那般特別證實)

序號 E4 的 American Standard Stratocaster,已經可以看到目前Am Std 的特徵規格了

在這個時期 American Standard 進入了多產的階段,既然是「標準型」那他勢必可以有很多不標準的方向,隨著80年代末期改裝周邊的增加, Fender 原廠當然也沒閒著,隨著 Stratocaster Plus的誕生…. Fender 美廠的產品線就這樣壯大了起來,一直深深地影響到今天。

Stratocaster Plus

1987 年 Fender 發表了 Strat Plus ,當時的主要目的是銜接 American Standard 與 Custom Shop 訂做琴中間的價格落差,而當時受惠於 Don Lace 推出了 Fender – Lace Sensor 拾音器, 當然…不是換了拾音器就上陣了XD(有,登場了一年就停產了 Deluxe American Standard), Strat Plus 也搭載了 Sperzel 鎖定式弦鈕(後來更換成 Schaller ) 與 Wilkinson 滾珠上弦枕,這奠定了後來 American Deluxe 的基礎,但 Strat Plus 可是一直生產到 1998年暑期才停產喔!

這款琴最直接的影響是 Jeff Beck 的簽名琴,對筆者來說 JB 的第二代簽名琴也可以當作是第二代 Strat Plus !XD

曾經由我翻新過的 Strat Plus,可以看到 Sperzel 鎖定式弦鈕已經更換成 Schaller 款式了

Stratocaster Plus Deluxe

Stratocaster Plus Deluxe 架構於 Strat Plus 的基礎上,更換了 Lace 拾音器的款式,而到了 1995 年左右將兩點式搖座改為由 Floyd Rose 代工的鎖定式版本,這款琴後來成為了 American Deluxe 系列的鼻祖

Strat Plus 與 Strat Plus Deluxe 較為具體的差異在於拾音器,前者為金金金的配置,而 Plus Deluxe 則較多種變化組合,最初的版本為銀銀藍配置,1990年改變成銀藍紅配置,這個組合至今仍然能買到

Stratocaster Plus Ultra 

相較於前面兩款, Strat Plus Ultra 誕生於 1990 年(雖然序號多寫著 E9),他是 Plus 系列裡面最高階的配置,其中他是 Fender 目前唯一量產琴款式搭配黑檀木指板最為亮點(但也有楓木作為選項),而雲狀/虎紋楓木 Top 以及 Lace 單單雙配置也是一個特色,這系列壽命並不長,扣除上述整體規格變化跟 Plus Deluxe 相當。

而單單雙的 Lace 拾音器配置則相當的有趣,他在兩個 Tone 鈕中間有一個三段開關,可以選擇 上單/雙/下單三種模式做為搭配,這在後來的 Lace Dually 系列也保留下來了。但這個型號規格並沒有繼續延續下去。

American Standard 的演進可沒就這樣停止了,上述的幾款琴可以說徹底引發了 American Deluxe 的契機,但多樣化的 90 年代 Fender 可不只這些,其中以當時的 Hot-Rodded三兄弟最為津津樂道:

Roadhouse (American Stratocaster Texas Special) 

這個名稱有沒有很耳熟? 對,這個型號至今仍在墨廠 Deluxe 系列延續著,隨著 American Deluxe 系列的定型,如何從 American Standard 玩出更多不同可能變成了一個有趣的課題,1997年誕生的美製 Roadhouse 變成了一個有趣的新方向,扣除搭配顏色使用珍珠色護板其實他與一般的 American Standard 別無二致,但搭配了 Fender Texas Special 拾音器讓他變成了 Roadhouse 系列,這款琴受到了相當程度的歡迎,在2000年跟著 American Standard 系列進化成了 American Strat Texas Special ,但隨著 Texas Spcial 拾音器的零售擴展這款琴很快地在 2002年底停止了發售。

Lonestar (American Fat Strat Texas Special)

Lonestar ,當然這名字也很耳熟,因為墨廠還是延續了這個精神,在當時其實就是 Roadhouse 的單單雙版本,後段搭配的是 Seymour Duncan Pearly Gates 拾音器,其餘的皆與 Roadhouse 相仿。 型號也隨著 2000 年 Standard 改版更名成 American Fat Stratocaster Texas Speical。

Big Apple (American Double Fat Strat)

這款琴就相對陌生點,其實整體就是兩顆 Seymour Duncan Pearly Gates 的拾音器組合,形成一把雙雙的 Strat ,但受歡迎程度並不如前面兩款,在後來更名後沒多久就停產了。

第三代(?  American Series (2000 – 2008)

到了兩千年後,市場上出現了兩款 American Standard ,一般較為簡便的辨認方式為:有兩個 String Tree 的為上一代稱之為 American Standard ,而改名後的(包含上面講的三個型號)都因為搭配了高度落差的弦鈕而只剩下一個 String Tree 。在看不到的地方則有較多的進化: Fret 與指板的修邊更為圓滑、搖座的底塊加強加大,原本搭載 TBX 的電路進化成 Delta Tone 電路(後段拾音器過一個 No Load 可變電阻),這時期是目前台灣二手市場的大宗。

第四代 American Standard (2008-2012)

2008 年 Fender 將 American Series 停產,更名回 American Standard,這次也有著些許的新更新,在外觀上主要明顯的差異是若你是楓木指板,則正面是高光度的透明漆,而琴頸背後則是消光的透明漆。看不到的地方則是搖座底座更換成黃銅材質、Saddle更換成中心調整的鑄造款式(這也是許多人面臨更換零件時常常分不出都是 STD 為何不通用的原因),弦鈕也正式定型為五、六弦較高的不規則排列方式,另外烤漆的底漆也更薄,大多數人都認為這時期的 American Standard 是最具實力的時期。

第五代 American Standard  (2012-2016)

這一代的改版比較顯著的在拾音器更換成了 Fender Custom Shop 出品的 Fat 50’s ,另外在指板的修邊也有些許修正,使得剛出箱的新琴不會有銳利的指板邊角影響彈奏舒適度。 整體來說更新幅度並不大,而相較於過去 American Standard 預設安裝的 「Alnico V」(實為 Tex-Mex )許多人並不是那麼滿意 Fat 50’s 的表現,這使得 Fat 50’s 的二手流通率在國內外都多了起來,而過去的 Tex-Mex 則只被當作一般的 Fender 拆機件銷售,並不特別引人注目XD。

第六代 American Professional (2016-)

這一代直接改了名字,用著全新的姿態進入了市場, Fender 強調了諸多變革摸起來也確實有所差異,但在規格表上的差異程度並不如早些時間發表的 Elite 之於 Deluxe 系那般。 主要在拾音器不論單線圈或是雙線圈都更換成 Tim Shaw 設計的拾音器,並且在電路內預載了高頻補償的設計。

琴頸的變格則成了見仁見智的設計,一個名為 Deep C 的琴頸 Profile 被引入了,其規格為 第一格厚度 .820″ 第十二格厚度 .920″,對照之前 American Standard 使用的 Modern C 規格為:820″ /.870″ 可以發現高把位的部分多了一些肉;另原本 American Standard 使用的 Medium Jumbo 琴衍更改成了 Narrow Tall 這款有著 Vintage 般粗細,但跟 Jumbo 差不多高的 Fret ,這對於一些慣於粗 Fret 薄琴頸的速彈玩家完全稱不上有吸引力的規格改版,這個…希望下次可以評測一下 American Pro ((許願))

另一項變革則是從上一代 American Deluxe 下放來的搖座,儘管外表差異不大,但在搖把的穩定度與耐用度上有著相當的長進,而彈簧也使用與 Elite 相同的新款彈簧(疑似某H牌代工XD)

NSamLee

SN2 共同創作人, 經歷過 《VR-Zone 中文站》編輯、《三星學園》講師等,目前專職在吉他等樂器維修,偶爾寫些器材研究類文章。